Google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交流] 滬港交易所爭利格局難免, 港股市场分析

似乎这仅是一场误会,其实不止,可能还会是一个笑话。  17日,媒体报道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表示正在研究允许在内地和香港交易所同时交易的公司股票之间互换的提议,一旦这两种股票可以互换,价差将消失。当日,沪深股市双双暴跌,沪指跌幅达3.5%。但当天晚上,证监会随即向外界澄清,表示“由于内地证券交易所没有实行公司化,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实行股份互换。在整个采访活动中没有谈到其他的股份互换问题。有关媒体所做的曲解报道是不准确的”。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媒体所报道的事项与证监会所澄清的事项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前者说的是A、H股价差的问题,可能通过两地A、H同股互换的计划;而后者说的是内地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进行股权互换进行合作的事情。  媒体和监管部门竟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真是匪夷所思。  笔夫不太清楚AH互换又是哪些高人的成果,也不清楚其中的内容。但是我所知道的有关内地与香港交易所合作甚至合并的传言由来已久,最近的两件事情更是使得这种传言甚嚣尘上:一是港政府增持港交所(HK0388)5%,使得该股股价大幅攀升,一个月内升幅达60%;二是传言中投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港交所股权,这一传言已遭到中投的否认。  如此多的有关两地交易所的传言集中爆发,这其中存在一个深刻的背景,那就是内地与香港交易所之间的利益之争已经显性化,到了必须要找出一个解决办法的时候了,而在这方面,中央政府显然难以抉择,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这方面明显的迹象也体现在最近的几件事情上:一是港股直通车;二是红筹股回归;三是A、H孰先孰后的问题。先说港股直通车,原本中央政府匆匆忙忙宣布港股直通车是为救市,因为那几天港股受美国市场连累跌幅达几千点,但是这一政策刚一宣布就立即招致内地券商、银行和交易所的一致反对,因为资金入港将对这些机构在内地的利益构成实质性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港股直通车只好暂停。再说红筹股回归,本来在内地证券市场向好的情况下,适时让海外红筹回归是内地既定的政策,但是这一计划被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个中缘由其实是香港方面的极力挽留所致。毋庸置疑,红筹股回归不仅仅是损失港交所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对于港交所之于内地的意义大为降低。第三就是在新股IPO发行上到底是先A后H还是先H后A的问题,两地也在暗地里使劲儿,其意义与前者是一样的。港交所与深沪两地未来肯定形成彼消此长和此消彼长的局面,中央政府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的发生。  所以避免出现竞争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共享的利益平台,目前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交易所整合过程给了两地交易所以启示。去年6月,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交易所合并,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所;上个月,迪拜交易所宣布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公布合作协议,如果这一协议获得美国政府的通过,那么,迪拜交易所与纳斯达克、瑞典交易所、伦交所将组成跨欧美中东的国际交易平台。交易所整合将提升原本单个的交易所的利润水平和执行能力,欧交所通过与欧洲多个国家的交易所的整合,利润每年递增14%。而期货交易所方面,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今年7月以100亿美元收购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市场与金融交易所,总市值达300亿美元,将主导美国85%以上的期货交易和90%的结算费用。  在这种背景下,有经济学家开始建议,沪港交易所之间应该合并建立单一股票交易市场,同时出笼的各种建议还有:建立两地股票交叉买卖平台;在港发展内地现货市场的衍生产品;将香港交易所作为内地交易所向全球延伸的平台等等。  但是两地的交叉持股甚至合并存在巨大的现实困难,而且这些困难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够解决的。首先是两地交易所机制完全不一样,沪深两地名义上是会员制,实际上是在履行政府的行政职能,而港交所是一个股份制的企业;二是人民币资本项下的不可兑换是两地合作的一个巨大障碍;三是监管层面的巨大差异。在港上市企业在沪交易就必须按内地监管规则办事,相反亦然,这样的规则差异可能使上市企业难以适应。  与全球其他地方的交易所整合相比,内地与港交所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红筹股问题和H股问题,而不完全从自身利益需要和战略发展出发,实际上,他们的自身战略之间是矛盾的。因为香港和上海、深圳基本上是处于同一经度,交易时间基本上重合,而不像纽交所与欧交所的整合,可以实现跨大西洋(23.39,0.93,4.14%)不间断地交易。迪拜交易所与纳斯达克交易所之间的整合也具有这种意义,而港沪深之间根本就不具有这种意义。所以,要真正实现两地交易所争利格局,实现利益整合,恐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者的共同利益平台到底是什么这个关键问题。

沒有留言: